《中原智库》2016年第5期

河南省社科联研究中心2017-01-15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核心特点

◇王 超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有必要结合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来把握其核心特点,深化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

  一、党的意识特别强烈

  强化党的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最核心特点。 无论是“七一”讲话还是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都贯穿着强化党的意识这一重要思想脉络。 党的意识是政党的灵魂,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共产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强化党的意识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 其中,最能彰显其核心思想的观点包括四个新论断:

  一是“第一身份”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

  二是“第一职责”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

  三是“最高位置”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四是“最大政绩” 的论断。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

  二、治党理念特别清晰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中最引人关注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党理念贯穿了“从严” 的鲜明主线,正如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立规严谨,治党理念与法治精神相契合。 突出党章作为“党的总章程”“根本行为规范” 的重要地位,要求全体党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其实质是运用法治方式和制度思维,依据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为依法治国提供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

  二是问责严肃,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强调“管党治党要靠纪律和规矩”,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 “不断完善党内纪律的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督执纪的力度和水平,使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 这就要求党的建设要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党规党纪的笼子。

  三是管控严格, 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三、群众观点特别鲜明

  群众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最显著特征。 无论在地方还是到中央,他都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研究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不同时期的群众观点,可以把其所蕴含的思想概括为 “人民主体论”和“人民中心论”。

  关于“人民主体论”。 习近平强调,围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关于“人民中心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又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四、问题导向特别突出

  突出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蕴含的重要方法论。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习近平总书记善抓矛盾的治党方法。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聚焦“进京赶考”的大问题,开创了治国理政的全新局面,使中 国共产党这个世纪大党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袖的高度清醒和自觉。 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重申了“赶考”问题,明确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更针对一些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成为我们党向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政治宣言书和集结号,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引导。

  五、队伍建设特别强调

  加强党员 队伍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力量。 因为,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 “四种危险”的挑战没有减弱,还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赶上新一轮科技革命” “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解决社会矛盾防止出现 ‘颜色革命’ ”等众多更加艰巨的任务。队伍力量的强大不仅在于人数的众多, 而且在于思想的统一和步调的一致。

  关于加强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是党员的高素质培养,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新论断,要求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补钙”论,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 “道德情操”,要求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用 自 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通过梳理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核心特点,不难发现其思想的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突出了党的建设与党和人民事业的辩证关系,融汇了历史与现实,贯通了理论与实践,联结了治党与治国,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是面向世纪政党和长期执政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指导党的建设新的实践。

  来源:学习时报 2016年8月18日

 

打造“中原学” 奋力建设思想河南

◇李庚香

  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导向、推动作用或误导、阻碍的反作用。治国理政,形式上是权力的行使和支配,实质上是思想的引领和指导。 从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 没有先进的、成熟的思想作支撑,任何统治都难以存在和持久。 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巨大变革,都离不开思想的引领。 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河南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亟须思想的引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学,实现河南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原崛起, 必须探索中原发展哲学,构建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根脉、中原气魄的“中原学”。

  一、治国理政与思想力的作用

  当前,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哲学社会科学则是支撑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理基础。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要求我们必须发挥思想力的作用。 思想、权力、利益, 分别对应着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 支撑经济、政治体系往往需要一个巨大的思想体系。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思想体系之中,并且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思想体系影响着现实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 同时也反过来受现实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的影响。 它们共同开拓了伟大的时代,构筑了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因此,治国理政, 形式上是权力的行使和支配, 是利益的实现和配置,但实质上是思想的引领和指导。

  治国理政,离不开思想力,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变革, 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势力战胜另外一种势力,而实质上则是一种思想或主义战胜另一种思想或主义。 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思想理论作先导,任何一种政治势力都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都不可能把大多数人凝聚起来,也不可能执好政理好国。 同理,一种政治力量的衰落,往往首先是从思想理论上的衰落开始的。

  如今, 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与这次复兴相伴随的必将是思想理论的新飞跃。 只有对一段时期的历史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并将其知识化、概念化、系统化,才能形成新的理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建构“中国学”,让中原更出彩需要建构“中原学”。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必须探索建立中原发展哲学。 因此,建构与中国崛起、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相对应的“中国学” “中原学”正当其时。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广阔的视角,把“中原学” 的建构放到大历史中去看,放到全面决胜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实践进程中去看。

  二、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需要建设思想河南

  我们始终认为,只有构建能够看透现象背后的战略和哲学, 河南的发展才能有大跨越、大格局、大手笔。 因此,当前河南发展所缺的不是知识和信息,而是思想和智慧。今天,河南重视运作,重视实干,重视“术”,这是不错的。 当代河南的发展,需要有“术”,要运用好政治策略,但更需要有“道”、有“理”,需要战略性思想家。 可以说,只有超越“术”的层面,实现政治家、战略性思想家和实干家的有机结合,河南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

  加快河南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河南的软实力,特别是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 建设“中原学”、打造思想河南是当前河南发挥思想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中国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成为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 积极把握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围绕“四个大省”建设进一步谋篇布局,给河南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课题。 如何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发挥优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善于在实践中创新理论,总结和研究中原经验,推出堪称代表当代中国水准的扛鼎之作,把“中原学”建设成为一流学科,需要我们格外努力。

  三、“中原学”的提出和涵义

  “中原”一词最初是平原、原野之意,作为地域之名意为“天下之中”。 因大河纵横、平原广阔,又称中原。 通常来说,中原在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狭义上则仅指河南。 本文提出的“中原学”主要从狭义上的中原 (即河南) 立论,因为河南最有资格代表中原和中原文化, 唯有河南全境,尽在中原文化圈的包括中。 同时辐射广义上的中原地区。

  中原文化即中原地区的文化,指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可谓是其他地域文化的源头。与荆楚、吴越、 岭南等地域文化研究相比,中原文化在20世纪区域文化研究中长期缺失,本文提出建设“中原学”学科,意在整合各学科中的中原文化研究力量, 引导中原文化研究方向,将多学科方法集中于中原文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中,从而拓展中原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建构“中原学”,对于振兴河南文化、重塑河南形象,对于提炼中原文化精神、引领河南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中原学”, 即在地域上以河南为中心, 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内容, 以河南乃至全国的中原文化专家为研究主体,将当前研究中原文化的专家整合为一个“中原学”研究群体,形成研究中原文化的高端团队,以继承和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现代中国文化为指向,以凝练中原文化精神、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直接目标, 以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追求,构建具有中原特色、时代风貌的“中原学”。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现代“中原学”将是在中原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不仅要研究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与特质,研究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还要研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中原发展的理论创新, 引领时代思潮,构建“中原学”与当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体系。 可以说,“中原学”将以古、今、人、文为四大研究领域。 在学科意义上,“中原学”应当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

  四、打造“中原学”、建设思想河南的三大载体

  上述“中原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精神,落实下来需要切实的思想载体。概而言之,发展“中原学”、建设思想河南可以重点打造三大载体。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原智库。中原智库是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地方性智库,建设中原智库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 明确中原智库与其他智库或文化建设之间的界限, 明确中原智库的内涵与外延,打造河南的区域文化形象。 中原智库的建设要高举绿色与和谐的大旗,确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的发展目标。 中原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倡导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发展理念,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投资心理。 建设中原智库,要从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的视角,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河南特色的文化发展体系。 在中原智库的建设中,可以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加强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输出能力。

  要整合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力量,努力建设一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机制, 打破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深入探索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模式,建立跨界融合的学术团队。 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以优势学科为重点建立协同创新体,集中不同学科的力量,建立选题沟通机制、队伍共建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项目评估机制等,进行跨机构、跨地区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研究,逐步形成集群效应。

  加快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结合河南社会科学实际,应探索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一是注重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对河南知名学科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的扶持力度, 比如史学、法学、逻辑学等,力争实现部分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研究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加强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增强科研的后发优势。 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二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工程。 今天,我省理论界并不缺乏研究成果,而是缺乏足够多的原创性、严肃性的东西,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成果。 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学者潜心研究重大问题,写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著作。

  三是实施名家工程。 要培养造就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秀社科人才,争取每年在省内、国内推介3—5位学术名家。理论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关键是把深奥的道理讲得入心入脑,深入浅出。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 才能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 在实施名家工程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理论大 V,努力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加强正面的网上理论引导。

  努力打造中原百家、中原思想家群和中原学派。河南历史上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不少大家、名家,但当代还缺乏具有时代影响力的思想大师。 打造中原百家即塑造河南思想界的名人、名家形象,集百家之力推出河南的文化名片,打造能够代表河南思想与文化成就的名人百家集体,既要宣传河南历史上的思想名家,更要培养与打造当代思想大家。

  中原思想家群主要指中原思想的板块和团队。 建构现代“中原学”,一方面需要梳理传统河南哲学发展的脉络和派别关系,推出传统中原思想家群,另一方面也要构建现代中原学派。当前,南振中、张海、二月河、王立群这些人文专家学者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一批全国一流的法学家,如张文显、赵秉志、樊崇义、王振民、付子堂、刘海年等,构成了中原法学家群,他们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法学力量。

  中原学派是指有着河南地缘关系的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方向或相同、相近学术主张的学术团队。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结合河南优势学科的发展,以及河南学术发展缺乏大家、名家的现状,可以打造学术团队,重点打造中原法学学派、史学学派、文艺学派等中原学派,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在全国有鲜明影响力的中原学派。

  作者: 河南省社科联主席、研究员

 

新常态下河南经济走势及对策思考

◇张占仓

  推动我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的关键就是潜在生产率加改革红利,所以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河南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存在的突出难题、应对措施等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全年经济增速能实现预定目标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这就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我国GDP年增长率在7%左右,底线是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6. 5%,以确保实现2020年的发展目标。

  河南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到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GDP年均增长8%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016年上半年,全国 GDP增长6. 7%,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 河南省上半年经济发展大局稳中向好。 从我们在各市县调研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确实非常大,特别是实体经济承受着巨大压力,企业缺乏资金的情况比较普遍。 但是,各地应对举措高招迭出,克服发展难题的勇气和智慧也日益彰显。 因此,我们分析认为,随着全省发展战略与宏观叠加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进一步落实,经济运行将初步企稳并可能有所回升,三、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略高于上半年,全年 GDP增速能够实现8%的预定目标或略高一点。“十三五”时期大致保持这种发展态势,河南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将稳步提升。

  二、经济增长面临突出难题

  外部环境依然偏紧。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将持续放缓。 在加息预期仍存以及其他经济体复苏乏力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的概率较大。 受欧债危机以及英国脱欧等因素的影响, 欧洲经济仍将困难重重。 巴西、印度、俄罗斯等仍然面临资本外逃、货币贬值等风险,新兴经济体延续疲软态势。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 国际资本流出将导致未来一段时期出现持续钱荒,投资减速、外贸下滑、产能过剩、房地产分化,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增大。 就河南来说,年初以来,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常突出,下半年全省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

  全省工业发展压力较大。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加大了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力度。河南石油、煤炭、钢铁、电解铝等资源型产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增加。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随着产量的下降,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都在下降,直接下拉全省工业增速。

  房地产去库存任务艰巨。 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呈现以郑州为首的少数城市房地产升温和多数市县房地产不景气并存状态,全省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行业前后向产业关联度高,与钢铁、建材、家电、装饰材料等多个行业紧密相关,且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1/4,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将严重掣肘投资及相关行业的增长,成为制约全省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各地房地产去库存需要持续发力。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今年上半年,受全省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等的影响,全省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与此同时,为应对经济下行,全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民生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财政支出不断增大。下半年,受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影响,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增加,形成了制约投资增长进而制约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劳动力、资本、创新、土地等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必由之路,必须将其摆在全省发展的突出位置。一是贯彻落实《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 6-201 8)》,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理顺“三煤一钢”四大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制订改革方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化解煤炭、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鼓励企业以兼并重组或依法破产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通过全面实施“互联网+”简政放权,推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 全面落实国家“营改增” 改革、降低企业税费、社会保险费、电力价格等政策,推进消费税和资源税费改革,做好税收征管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创新政府服务企业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以多种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使创新成为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网络经济新形态,实施农村电商覆盖工程、跨境电子商务提升工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工程、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工程,加快建设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以新业态、新模式助力网络经济大省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全面激发民间创新创业热情。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各类功能性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完善“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郑州航空、铁路国际枢纽口岸,创新发展郑州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推动中欧(郑州)班列提升运营水平。 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领域合作和跨境并购,深化与沿线国家资源开发以及农业、旅游等合作,鼓励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持续抓好开放招商,举办好重大国际会议和对外经贸合作活动,提高投资对全省发展的推动效应。

  大力发展“新经济”。 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让各项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集众智、借外脑,全方位调动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积极性,加快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增强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 2016年10月19日

    

建立和优化崇尚科技创新社会生态的对策建议

◇杨承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崇尚创新”,是“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升。 “崇尚创新”的核心是崇尚科技创新。 崇尚科技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是根本的“强科”强国之道。大体上说,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造“崇创” 的强国,包含三个基本要求: 坚强而智慧的指挥中枢、强劲而优胜的科技实体、优良而宽广的社会生态,三大构件互动互补协调发力形成巨大正能量。从整体上,我国的指挥中枢系统是坚强而英智的,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造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贯彻落实有力。这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从现实看,我国科技创新的实体在快速增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根植的土壤看,我国各层次的科学素养虽有很大的改善, 但总还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差之甚远,成为拖累打造崇尚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因素。 这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厚植崇尚科技创新社会生态。

  一、抓住“关键的少数” (各级领导)的培训

  缺乏必要的基本科技知识、缺乏崇尚科技创新的精神,是不少领导干部的短板。个别人甚至迷信鬼神、崇洋媚外。 切实补齐这一短板是实现“崇尚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要采用适当方式提高他们的科技认知, 如短期培训、分发适当的科技读物、党校培训加进科技内容等,使其真正了解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现状和趋势、主要内容和发展路径等, 要求他们树立崇尚科技创新的精神和热忱,使之成为点燃社会崇尚科技创新和践行创新发展热潮的火源。各层级各行业应注重高层设计,有步骤地高效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方略。 要把科技知识素养、崇尚科技创新精神状态和践行科技创新业绩作为考核领导的重要指标, 严肃处理领导层封庙拜佛搞迷信等反科学行为。

  二、科技骨干及团队提高性培训

  由于科学技术分科较多,各科间往往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互相贬低,不利于组合集成创新, 也不利于通过他们进行科学推广和科普培育。 现代科技创新有了许多新特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已基本上走出“牛顿、爱迪生时代”,更多地带有团队性、社会性、高端平台性、学科渗透融合性以及它与经济的紧密联系性、快速转化性,并且战略性的大课题已占主要引领地位。 据此必须构建完备的共用技术及信息平台(高端设施、重要科技器材供应、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高超速计算机等)和有资金支持、高效的沟通及转化的服务体系。应当通过培训、互学,让更多的科研骨干了解学科前沿信息,互相启发,打破学科藩篱。 要增强联合攻关意识和自强创新意志,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勇于担当科普的师资,积极参与同伪科学、封建迷信的斗争。

  三、社科理论学者“补课”培训

  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应当学习一些重要的科技知识,注重研究科技创新动向和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我们应当把研究科技创新功效、趋势当作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本职。 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见解、失之于偏科,跟不上一日千里的科技创新时代和国家战略要求, 而且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误导。 我们应当尽快补上这个短板。

  四、对企业(无论大小,包括僵尸企业)进行人员素质培训

  培训内容应以转轨方向为主线,组织企业之间互联互学;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增强质量第一意识、突出品牌专利意识; 国家提倡和鼓励购用国货,倒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提高质量。 实施好“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方略。 “顶天立地”就是发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和带动作用。 重大科技项 目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活力, 充分运用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此类重大任务主要应依靠大型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来完成。 其中,大型企业是基本主体。“铺天盖地”就是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力及活力, 发动民间小企业和社会公民,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形成崇尚和践行科技创新的“汪洋大海”,创造出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 与“顶天立地”相耦合,构建创新发展的大好局面。其中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互相融合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五、教育事业要成为崇尚科技的“孵育场”

  一方面从幼儿到大中小学及更高级教育阶段,都用崇尚科技的精神和必要的科技知识培育学生,改变过早过严分开文、理两大类别,让学生有常备的科技知识; 另一方面,教育要注重培养优秀的科技后备军,向科技机构、企业推荐和输送优等科技人才。当前由市场经济带来的专业“所学非所用”现象非常普遍,学生过早寻求就业而不努力学习专业科技,也形成挥之不去的浮躁风气, 这些现象都造成了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 鉴此,高等学校应加强科技研发和发展、优化职业学校。

  六、对于即将就业和正在就业大中学生科技培育

  应当进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使之了解科技创新的现状、趋势、规律和一般路径,防止和克服浮躁、玄虚、盲动等缺点,树立科学精神和扎实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证使“万众创新”成为“大众创业”的重要动力和主要发展走向。 科技创新人员有足够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既得到社会崇敬从而有很高的光荣感,又有合理的高待遇和 良好的工作条件,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向往的工作。 现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渐成热潮,但也有不少盲目乱闯者,应予导引提高,更多依靠科技素养成就事业。 目前成立企业的数量不少,但真正能创业、立业的还仅是一部分。 一些年轻人醉醉心于当老板、一夜发财,却缺乏科技创新知识、技能和踏踏实实吃苦创业的精神, 就多行业从业创业的人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采用现有技术生产产品,关注产品数量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能针对市场需求创制新的花色品种, 满足于低端回旋,如中国作为钢铁大国却花大钱进口圆珠笔球珠, 除了逐利思想作怪外,还源于科技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薄弱; 有些企业人员不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却在假冒伪劣上费脑筋。 对此,不能漠然视之,只看新建企业多少, 不注重培养成长提升转型。有的需要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克服无知无能和浮躁情绪。

  七、对广大群众广泛实施科普教育

  一方面提高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为培养技能工人打好基础。 通过广泛和高质量的科普,包括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创造崇尚、热爱、支持和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成为崇仰、追求和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力军,要破除迷信和反科学言行。 注重通过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崇尚科技的精神,提高其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包括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要正视我国劳动者素质较低。马克思主义认为, 劳动者的(科技) 素质是生产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我国在提高劳动力科技素质上还是下气力不够大,很多劳动者没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劳动大军,吃苦耐劳精神可嘉,而科技知识和技能很欠缺,基本上是模仿性简单操作,他们自身创新精神弱,企业也不注重提高他们科技创新知识技能水平、提供科技创新条件。技术指导、技术监理人员科技水平也偏低。这种状态下, 即使保证生产数量, 也难以保证产品质量,更难以有创新突破。

  八、以标准化规导社会科技素养和质量意识的提升

  标准化是科技向应用(经济) 转化的重要接口、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的有效途径,它将科技水平和要求表达为具有一定法律或规章效力的形式,用以更有力地规导操行和产品质量,既有指导性又有约束性,并纳入监控机制。 制(修)订和贯彻执行标准的过程就是普及和应用科技的过程; 这也是一种“倒逼”机制: 企业把新的科技创新随时纳入企业标准,就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或社会组织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适时的检查监督,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市场科技含量,特别是增强全民崇尚创新的高度自觉。 应鼓励公民首先选购符合标准的本国产品。

  作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教授、河南经济学会会长

  来源:创新科技 2016年第5期

 

准确把握新时期产业发展新动向

◇赵昌文

  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孕育与影响

  对“十三五” 时期我国产业发展新动向的分析,首先需要对新一轮产业革命进行清晰的判断。 当前,人们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认识和描述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观点认为,新一轮产业革命是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 还有观点认为,新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是大规模制造的终结,个性化制造的兴起。 我们认为,其中有三个概念需要重点关注,即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一般认为,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而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准备和先导,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直接诱因。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并将带动整个产业形态、制造模式和组织方式等的深刻变革。

  新一轮产业革命有着“一主多翼”的特点。 所谓“一主”,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深度应用。 所谓“多翼”,是指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融合交叉及应用。“一主多翼”的产业革命带来了包括生产方式、分工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能源领域、材料领域和生物科技领域的渗透。 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如何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下促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以及在对其他产业渗透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稳步爬升的扩展期,信息网络技术深度应用模式逐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正在向实质生产高峰期过渡,信息网络技术将广泛深度地渗透到实体经济中。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会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例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等。

  “十二五” 时期,我国在多个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如,能源技术领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进入规模应用阶段,电动汽车等已经开始突破市场化初期瓶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三五” 时期,如何继续延续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以制造业为中心构建产业新体系

  “十三五” 时期,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需探索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更好发展的同时提升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水平和竞争力, 是中 国制造业亟待突破的问题。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任务。 而构建“产业新体系”需以制造业为中心建立关联网络,辐射其他产业。

  “十三五” 时期,制造业发展将面临趋势性和转折性变化,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需求链的整合能力。

  (一)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

  通过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发展方向,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我国大量的制造业部门是传统工业部门,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很大,这也是制造业部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新技术变革引领下的产业革命并不意味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完全分离与排斥,在传统产业领域中孕育着巨大的新兴产业机会。 构建“产业新体系”更需要关注解决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 因而尤其需要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目前, 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缺乏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基础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二是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制度空洞” ;三是中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在不断削弱的同时,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确立。 所以,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 有利于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和渗透, 帮助传统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在充分利用我国大市场优势的条件下, 最终培育出能够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的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二)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已经成为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为提高制造业部门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需要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延伸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联动,可以更好地优化制造业生产过程,改善制造业的商业模式,降低制造业的成本水平。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 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都是要解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不单单是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关键是要把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提升到中高端, 因为只有制造业实现了中高端的发展,服务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最终经济转型才可能成功。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包括德国“工业4. 0”在内的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可能会对整个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带来新变化。我国在关注制造业尖端技术领域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制造业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领域。需要把国际上好的理念、经验和我国制造业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制造业部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生态。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制造业部门生产要素的战略性转换,提升无形资产等在制造业投资中的比重,发挥品牌效应,构建制造业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现出良好的态势,产生了不少未来可能形成“燎原之势” 的“星星之火”。从技术看,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和环节实现了重大突破。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当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如仍然采用传统的招商引资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各地方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更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十三五” 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方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要适应全球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方向,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瓶颈的突破,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移,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全球产业竞争压力与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会倒逼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与深刻调整,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是必然选择。 为此,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 具体讲,“十三五”时期的产业政策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政府职责与产业特征相匹配

  新一轮产业革命催生了很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对于不同的产业而言,虽然政府的职责同样是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但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的作用应有所不同。 传统产业是基于以往的比较优势发展而来,在新时期这种比较优势会逐渐衰减,政府的主要任务应是不断改造提升这种优势,不是直接介入传统产业的具体经营过程,而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培育新优势、新动力。 而对新兴产业,由于新兴产业自我成长能力薄弱,政府前期的适度扶持有利于其发育成长,如可以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加强金融财税支持,激发市场需求, 降低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性风险。当然,也应严格界定扶持的范围和条件,防止过多过宽,防止政策叠加,不能大包大揽。

  (二)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产业政策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在产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要充分体现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当前, 随着我国工业化整体上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产业发展中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强,提升全球竞争力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产业政策应主动适应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换的要求,应转向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政策, 以智慧、绿色、包容式发展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补充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是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宏观政策手段。 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财政的支持方式, 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深化银行体系的改革,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此外,还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资本市场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增强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可及性。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来源:经济日报 2016年10月6日

 

认清全球智能制造大趋势

◇黄阳华

  制造业智能化是全球工业化的大势所趋,也是重塑国家间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纵观工业发展历程, 不断提升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主要工业化国家将智能制造视为未来制造业的主导范式,表明制造业在先后经历了机械化、 自动化和信息化三次革命后,智能制造在技术上与经济上逐渐具备了可行性,制造范式转向智能化,势在必行。

  与历次工业革命类似, 智能制造的成熟与拓展是一个系统过程,即在核心投入、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组织变革等方面均出现重大变革,且各方面层层递进并最终形成协同效应。 纵览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前沿动向,智能制造在技术经济范式上将呈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向生产和消费领域全面渗透,将大幅提升数据对企业边际利润的贡献。 因此,不同于以往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高度依赖于物理要素的升级,驱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要素将是虚拟的数据,即数据要素将成为新型核心投入。其次,核心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动态匹配是促进先导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同于历次工业革命依赖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将为数据要素的积累和配置提供有力支撑。 再次,在数据要素与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制造业产品、生产流程管理、研发设计、企业管理乃至用户关系将出现智能化趋势,高度智能化的制造业部门将重新定义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最后,主流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也将受到严峻挑战,大规模定制化和社会化制造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兴起。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智能制造的发展导向是相似的,但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实现路径却各有各的不同。从战略演进和政策实践看,主要工业化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思路是立足本国的产业基础与传统优势, 以解决本国产业升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着力寻找制造业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结合点。一些国家在发展本国智能制造的同时,还积极将本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向其他国家输出,力图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大潮中谋求一席之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德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其一,由“软”至“硬”的美国模式。美国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思路是要利用美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软件等基础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反哺”制造业,显著提升制造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从而在灵巧性、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等方面重塑美国制造的长期竞争力。 在发展重点上,美国优先发展三项制造技术:尖端传感、控制与制造平台;可视化、信息学和数字制造技术; 先进材料制造。 其中,前两项技术重在提升企业对信息作出快速和高效响应的能力。 标准对信息有效流动和系统的快速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美国发展智能制造的战略思路可以归纳为“信息先行、标准支撑”。

  其二,由“硬”求“软”的德国模式。 德国“工业4. 0”计划是其发展智能制造的总体战略。 该计划立足于德国强大的复杂产品制造能力,这促成德国发展智能制造的基本思路是在制造业领域引入“物理—信息系统” ——从建设“智能工厂”着手,出产可实时生成数据的“智能产品”,形成制造与产品的大数据系统。 大数据经实时分析和数据归并后形成“智能数据”,再将“智能数据”进行可视化和交互式处理, 实时向智能工厂反馈产品和工艺优化的方案, 从而形成“智能工厂—智能产品—智能数据” 的闭环,驱动生产系统智能化。 德国还希望在智能工厂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和服务网,将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智能产品和智能电网等相互连接, 引领国民经济体系的智能化发展。

  面对当前全球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 我国发展智能制造应该立足于本国优势与问题,可以参考但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 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最大的潜能, 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智能解决方案的本土化需求。因此,应按照“适用的便是最好的”原则,勇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坚持远近结合、重点突破,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进智能制造深入发展,真正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作者单位: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

  来源:经济日报 2016年10月13日

  

新常态下河南对接 “一带一路” 的基本情况及政策建议

◇崔晨涛 崔玉亮

  一、河南对接“一带一路”的发展态势

  (一)地理区位

  河南是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发展主体,省会郑州作为“一带一路”确立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既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又是亚洲的地理中心。 整个河南处于连通东西,承接南北的十字中心。

  (二)交通运输

  河南加快推进以 “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河南将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三) E贸易试点

  省会郑州作为全国首批跨境 E 贸易试点城市,推动了全省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未来郑州将依托跨境 E 贸易平台,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并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市场战略定位下,加快提升辐射周边的能力,成为对接“一带一路” 的活力之城。

  (四)航空港区

  郑州航空港区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有助于河南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在对接“一带一路” 中,郑州航空港区将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 以郑州航空港区为带动,河南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外向水平将得到跨越式发展。

  二、新常态下河南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群一体化程度低

  以郑州为核心, 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漯河等城市为辐射的中原城市群与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基础薄弱,一体化程度较低。 同邻近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也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郑州对周边城市的核心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

  根据近年来的有关统计数据,相比于中部各省,河南省城镇化率仍然处于垫底的地位,与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湖北相比,差距仍然在拉大。 就河南省各地市的城镇化发展状况而言, 受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空间基础等因素影响,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差异突出。 以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为代表的黄淮四市城镇化率明显低于河南省中部及北部地区。 另外,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虽然居于全省各地市前列,但是广大中小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入中心大城市,加重了城市负担。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河南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为现代农业,所占增加值最小,第二产业增加值 (如食品工业、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 占居三大产业之首,而第三产业中的居民服务业、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等产业所占比例也偏低,从河南省现有产业结构来看,大多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产能相对过剩,已严重影响并制约河南产业整体的发展。另外,产业的综合科技水平偏低,创新能力薄弱,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 如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云制造等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新能源、生物工程、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企业市场竞争力弱

  从河南省企业的总体状况来看, 河南省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产能效率低、发展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落后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等。 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河南省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新产品研发、企业的外向发展程度以及人均市场需求等方面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企业竞争力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产能与产值、企业的规模效应、工业化水平、创新投入与产出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 企业规模效益、资产利用效率、企业外向化程度低、产业发展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人均市场需求等,已成为制约河南省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五)科技创新能力滞后

  有关监测指标表明: 河南省在科技进步水平、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显落后。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成为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三、新常态下河南对接“一带一路”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

  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建设, 实现郑州同周边卫星城在产业、市场、资本、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加快建立区域城市间统一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合作。 以政产学研合作、政策沟通、协同创新等为平台,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整合利用及流动互补。

  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规划布局上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各城市的功能,促进区域城市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版块的整体升级。 着力打造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 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为支点的协同发展模式。 增强中原城市群的区域辐射作用, 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激活区域市场,带动中小城镇的繁荣。 在产业接洽、资源配置、市场准入、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中心城市一定力度的支持,促进优质生产要素资源在中心城市间的流动。 依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实现以中心城市为轴点,以点带面的区域联动。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夯实城镇化基础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只有建立强大的产业,才能保障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要以各市、县产业集聚区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为城镇化建设做好支撑载体。 各产业集聚区要突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关联度。 为提高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和工业化水平,以产业集群发展、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做大做强产业经济,调动区域生产要素资源向产业集聚区聚集。 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要以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为导向,繁荣中小企业发展,激发创造潜力,释放增长能量。

  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区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就业岗位, 吸引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同时要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互补,要把城镇化建设同发展产业集聚区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加快产城互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元。

  (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加快实施财税领域改革。 在简政放权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基础上,加快试点完善地方税体系,公开政府预算,改革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地方债务等改革,建议中央给予河南适度宽松的财税制度支持,使其在更高水平上更规范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 其次,加大财税优惠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扶持力度,给予鼓励型企业、行业以所得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收实行三免三减半政策优惠。 再次,进一步完善关税、出口退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等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中部地区贸易发展和双向投资。 提升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市场力量跟进。 推行政府购买商品、服务,实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 和财政贴息等方式, 为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项目融资,同时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政府规划方向。

  通过财税政策扶持引导,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和质量,确保发挥第二产业支柱作用,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提高第三产业现代化水平。 在产业发展布局上,以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机械制造、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而后寻求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增强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充分利用省内煤炭资源和中原传统文化优势,发展洁净煤、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和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 打造新常态下以自主创新为增长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自主创新为驱动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四)提高科技投入,推进协同创新建设

  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科技投入的年度财政预算,并制定中长期科技投入政策, 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宏观措施服务于科技投入的实施。要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鼓励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营造政府重视科技, 社会崇尚科技, 企业善用科技的发展环境。

  在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合作, 建立企业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常态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同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创新平台,通过在各类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科技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质量,培育高水平的研发成果。 以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科研创新平台为 目标,加强在人员、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科研创新平台的支持,探索科研创新平台实施路径,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

  通过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为科研机构进行实践应用提供基础平台, 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同时,要大力引进优秀科技人才,注重培养本土人才资源,鼓励各类人才在区域内交流互动, 吸收优秀人才充实到科研创新平台中。要制定一系列人才保障措施,为各类人才在科研创新平台中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各类人才能够引得进、 留得住、用得上。

  (五)完善外贸投资政策,加快区域互联对接

  完善外贸投资政策,扩大开放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步伐。首先,扩大同“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贸易往来。 加强与国内外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合作,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发展国际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郑州、洛阳、开封建立自贸园区、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投资增加。 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培育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其次,扩大双向投资合作。 引导机械制造,煤化工、建材、电解铝、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投资设厂,制定推行区域标准,保证“走出去”的水平。鼓励重化工产业投资矿产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好的国家,实现开采、冶炼、加工一体化发展。

  为加快区域互联对接,要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区、郑欧班列和跨境 E 贸易试点等优势条件,将河南的优势资源融入到“一带一路”中。 要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 加强河南经济的外向联系,提高经济外向型水平,加快本地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互联对接。 同时,财税和金融部门要积极跟踪“一带一路”进展,发挥财税、信贷、信用中介、资本市场、资产估值、兼并重组、信息收集与交流等财税金融服务的作用,为省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税收协定、贸易谈判和金融投资等提供保障服务。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来源:中国发展 2016年第1期

 

河南省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研究

◇刘宇翔

  “一带一路”是我国政府面临新的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做出的重要战略规划。 河南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撑点,要更好地发挥人文、地缘、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接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河南省的区位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国际贸易平台优势、文化优势决定了河南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战略枢纽和节点的定位。

  一、河南省融入“一带一路” 的合作机制

  (一)政府间合作机制

  政府间的合作是“一带一路” 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府间合作不仅是国家间也可以是“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地区间的合作,政府间合作为跨区域的投资和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第一,“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投入,公共设施投入巨大,回报低且投资回收期长,商业资本不愿意投入只能由政府投资。 政府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打通我国与中亚的通道,优先推进连接欧亚陆路通道和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第二,公共安全的需要,“一带一路”向西到中东、欧洲会涉及投资安全、社会稳定的因素,这需要政府间的合作,打造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涉及粮食、能源、信息等国家安全的行业需要政府间签订协议,企业才能实现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形成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 第四,政府间的合作需要构建政府间的对话合作机制,建立基于平等、互信的“一带一路”沿线政府级的对话组织和常务协调机构处理发展中的问题,为各区域提供对话和合作的政府间合作框架,达成双赢、利益共享合作平等互利的机制和 目标。

  (二)金融合作机制

  金融合作机制是“一带一路” 战略的引领,“一带一路”涉及64个国家,大约900 个项目,涉及投资8900亿美元,政府要推进金融创新,构建顶层设计,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融资、跨境保险和人民币结算的需求。 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丝路基金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和平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国际金融合作框架,还需要构建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机制, 以政府的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乘数的作用,吸引国际、国内的民间资本用多种融资方式吸引多种渠道资金的流入,如 BOT、 PPP、 TOT等多种融资模式。以丝路项目为核心,构建多边“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平台,共同出资、共同收益,为中亚地区投资建设的开发多元化融资渠道,给予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相应贷款,为优势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铺平道路,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推进人民币发挥区域性国际货币。

  打造金融合作机制,首先,以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等。 其次,保障金融安全,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风险抵抗力,建立包括证券市场、信托基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信贷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 再次,加强金融监管,健全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信用服务体系、信息咨询体系,规范评估机构服务,保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最后,要不断提升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建设境内外机构的全球统一风险管理和预警平台。

  (三)物流合作机制

  河南省优势在于区域交通,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际陆港、米字型高速公路,为河南省成为“一带一路” 的中部枢纽节点奠定了重要的地位。以空、陆联运为基础发展空、海、陆联运将成为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河南向东扩展可以发展海运、向西可以创新郑欧班列制度,实现“东中西海陆空”联运枢纽的打造,这将成为“一带一路”强有力的交通、物流枢纽中心。 河南省以国际物流业服务为主导,推进物流服务体系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带一路”陆空物流的重要节点,建设物流产业聚集区, 构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 积极推进智能化物流系统技术开发及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专业化、深层次的“一对一”和标准化服务,打造现代化国际物流基地。

  “郑欧”班列制度创新: 目前郑欧班列的货源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在新疆、内蒙的影响力可以进一步提升。 “郑欧”班列需要创新制度和创新服务,可以选择新疆边疆城市为支点,开拓西部物流市场,实现 “留住人、汇聚货、集企业”,作为“郑欧”班列的支撑点和唯一中间停留车站,让“郑欧”列车在这里可以整车厢装载、转运,成为新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这个集散地针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让新疆和西部的货物能够出口亚欧国家,同时运送到国内中部乃至东部地区,实现东中西部市场国内循环。 这样“郑欧”班列将进一步提升,实现国内、国际双市场的循环,并与“一带一路”核心区、桥头堡新疆建立合作关系,整合新疆发展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弥补自身资源不足。制度创新将有助于河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形成面向四周的全面发展开放式经济体系。

  (四)商贸合作机制协调

  搭建各种行业贸易平台,推进河南省商务环境和优势农产品,通过行业贸易推介平台,引导企业组织、参与多种会展、节庆、论坛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贸易平台,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贸易合作平台的建设机制的发展目标是,在探索中原地区企业在中亚各国之间贸易便利化和 自由化途径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合作方式,逐步消除贸易壁垒,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降低成本,最终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地位的建设步伐。 贸易平台的搭建是促进河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建设的重点,中国和中亚地区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河南省可在中亚、欧洲设立市场分析和研究机构为河南企业提供出口、投资的咨询服务推进河南企业走向欧洲、中亚市场。 通过河南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框架下河南可以与中亚地区深化合作,扩展相互投资领域。 河南推进各类交流合作大平台,将省内城市与中亚、欧洲城市的交流的广度、深度提升到更高层面。

  (五)能源合作机制

  能源合作“一带一路” 重要内容平台建设机制的 目标是河南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可以向更高层次发展。 “内增外引”是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内增” 就是通过稳定传统能源产能、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加强省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省内能源供应能力;“外引” 就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引入省外能源。 河南省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可以与新疆、中亚、俄罗斯建立能源合作机制,通过构建专门的进出口能源储备加工合作机构或组织能源合作论坛,推动有关能源产业的贸易往来、联合开发、技术交流、管道建设、政策协调、运输安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能源领域关乎国家安全,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推进能源合作, 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关系,形成彼此需求、利益共享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河南省不仅能够开发自身的能源资源,更重要是借助能源的国际对接,大力开展能源贸易和能源储备加工基地建设,有效促进河南省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成为联通中亚和国内能源稀缺省份的重要能源枢纽和节点。 构建能源业务平台,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河南省开展能源深加工、开展能源期货业务、发展能源储备的产业,紧密的和国家能源战略结合,奠定在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

  (六)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丝绸之路的精神在于不同文明、文化背景、种族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和共同发展,工业时代的丝路同样重视精神文化的交流。中亚是伊斯兰教、东正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发展、传播、碰撞的交会区。 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历史上也是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通过文化交流平台的构建,能够深入发掘多种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传统,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中原文化、5000年华夏历史文化、佛道儒文化等资源,不断提升河南省文化品位,不断扩大文化领域的开放和对外交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的交流需要具体的载体,第一,通过会展节事等活动打造河南省的文化品牌,如,清明文化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淮阳祭拜伏羲大典,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会,世界传统武术大会,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华商文化节,中国许昌三国文化周,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节,信阳茶叶节等。第二,通过文化演艺的形式实现文化交流,通过影视作品、歌舞表演、文学、音乐、图书的发行来传播中原特色文化。 第三,整合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将河南省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整合,培育文化媒体产业龙头企业,培养文化产业建设,进行文化领域的投资和开发,打造河南省文化创意品牌。 第四,鼓励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丝路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

  二、发展建议

  (一)河南省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的科学规划

  1.科学定位

  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定位是战略枢纽,包括物流、贸易、能源、文化,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 带动整个河南省大枢纽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需要融入与整合思维互换,用优势资源整合其他区域资源,占领主导地位将河南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相对劣势产业要善于融入其他发展平台,借势发展;“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众多、文化复杂,尽管相对优势行业也可能由于区位、文化差异优势减少,这时要善于融入其他省市、区域的发展规划,甘于融入协同发展,开拓国际市场。

  2.有序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国内各地区积极对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规划,甚至争“起点”、争“核心” 出现无序竞争的问题,如中亚和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已有多个城市开通或者计划开通。“一带一路”的整体规划是一个复杂详尽的体系,需要综合国内外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所以河南省在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规划中要结合自身优势产业,结合国家对河南的定位科学、有序的推进战略支撑点的建设,避免重复、无序建设,与其他中部省份产业结构雷同,造成资源的浪费。

  3.传统产业转型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河南是农业大省,坚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培训现代农业主体:现代农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出发,鼓励集约化、适度规模的发展道路,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金融、期货、制造服务业、深加工等农业服务业,增强河南在粮食生产的优势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立足河南自身基础上,鼓励粮食企业对外合作,培养省外、海外粮食产业基地。

  河南省工业转型与升级:对于东部地区产业的承接和自身制造业转型,也要具有一定前瞻性,根据河南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加以选择,实现有选择的优势项目对接,以工业4. 0的趋势为导向,以产业聚集区为基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配套服务能力,整合优惠政策,提升产业转移环境。 加强产业链生态环境建设,提升资源综合竞争力,避免与其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雷同。 河南支撑点建设要重复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乡协同发展、对外开放度等问题。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创新:河南省服务业仍然存在增速低、比重小、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突出 问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一带一路”战略中,河南作为重要战略枢纽需要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科技化为趋势,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文化、科教、商务服务、健康服务、养老及家庭服务等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

  (二)河南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机制中政府支持政策

  1. 政府合作的协调机构

  对于省级政府来说,主要是以政府合作论坛、联席会议等松散的组织形式实现合作,成立区域合作组织,定期不定期的讨论“一带一路”实施中的问题。 为促进省级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发展联盟,并建立常设机构负责协同,省级间、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活动,如市长论坛、城市论坛等,为企业走向中亚、欧洲奠定政治保障平台。

  2. “一带一路”战略中机制、体制的创新

  为更好构建河南省“一带一路” 战略支撑,河南省需要不断在管理机制和体制上创新,走一条制度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和制度保障。 机制体制的创新,纵向的从宏观的政府顶层设计、到区域经济层面、产业层面、到微观的企业参与机制; 横向的如农业、金融、物流、贸易、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 机制体制的创新原则是平等、共赢、对话。 如政府间合作机制创新,丝路融资项目模式创新、郑州航空港申请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欧班列”提升制度、“一带一路”风险管理机制创新等。

  3. 鼓励大学、民间社团、企业等机构参与合作

  “一带一路” 战略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涉及合作主体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内涵的错综复杂的特点,政府机构、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民间团体等都是战略实施的主体。但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各阶段,多主体合作中的主导主体不同。 发展初期,以政府为主构建战略的思路和合作框架; 发展中期,政府引导大型企业集团进入主体项目建设; 成熟期社会多元化主体将会积极参与。 多主体合作机制具有层次性,体现为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和地区层面。 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合作中,可以鼓励参与主体多元化,采用“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合作模式,为 “一带一路” 战略的具体方案,提供“建议、规划、思路、技术研发、执行、协同、监督”的服务。 “政”指政府机构或政府出台的政策,打造宏观经济、政治环境;“产”指企业生产和发展;“学”指高校的人才培养;“研”指技术和管理的研发机构;“用”是指具体的用户。

  4.对参与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际投资的风险日益显现,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为河南企业海外发展增加了成本。 向中亚和欧洲的投资,企业需要应对跨国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完善顶层设计,从税收协定、海关合作、金融支持、认证认可、信用保险、纠纷解决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通过构建跨区域协调机制、统筹理顺国内关系、推进贸易投资自 由化便利化、建立风险预警机构,帮助企业降低风险。

  (三)“互联网+”合作机制

  “互联网+” 的合作机制就是将河南省战略枢纽的支撑点建设, 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进行推进。 在河南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建立“一带一路” 的互联网合作平台,以项目为导向, 以金融为带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互联网协作, 增强信息公开公平性、提高效率、避免项目的重复建设。通过互联网平台,主动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目标企业推送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谋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积极促进项目融资, 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优势产业。 “一带一路”战略在未来的发展中, 必将有相应项目的网络平台,如,融资平台、行业发展平台、国际贸易平台、 物联网平台等, 河南省要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 搭建网络项目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企业和政府提供信息和项目服务, 从整合自己的资源开始逐步融入或者整合沿线地区的资源。 互联网合作机制, 政府重要的是政策平台的搭建和经济环境的保障, 用政策、 平台吸引企业、资本、人力资源的进入项目运作,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政府亲力亲为。

  作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服务业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

  项目(14CGL027);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重点课题(2015A003);2015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015GH266)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6年第1期

 

“一带一路” 构思下河南省发展路径探讨

◇王耀东

  一、“一带一路”构思下的河南省优势分析

  (一)交通优势突出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 向东可以陆海联运、铁海联运、公铁海联运; 向西可以联通亚欧大陆与丝绸之路融合。

  (二)文化底蕴丰厚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基础上,我省很容易能够在文化、旅游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人类的文明交融创新。

  (三)产业特色鲜明

  河南省拥有着完备的产业体系, 呈现出了农业、工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对外合作基础良好

  河南省对外合作基础良好, 已经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形成了很强的互补性。

  二、“一带一路”构思下河南省发展路径探讨

  (一)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型的中原城市群“一带一路”构思下,河南省需要紧紧围

  绕构建开放型中原城市群。 郑州市在2014 年成为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对于新兴的经济大省、传统人口大省的河南,我们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还不高,我们需要利用此次良机,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发展策略。 加强以郑欧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等载体为驱动, 以完善自贸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综合保税区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开放发展体系。 我省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郑州、洛阳等“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二)紧紧围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带一路” 构思下, 河南省需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河南省产业特色鲜明,但是其相对而言也成为了一大短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首先,充分利用我们的交通优势,将我们的传统产业的优势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化解产能过剩; 其次从国内以及国外引进资本和高端产业, 与知名企业合作等变革、升级我们的产业结构; 此外,互联网发展迅速遍及全球,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建立国家电子商务平台。 总之,变革产业结构需要立足于河南省的自身优势与特色,放眼大局与未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三)紧紧围绕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

  河南省需要紧紧围绕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 目前河南省贸易投资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壁垒,如投资手续不便利,产品短板,总量少等。 因而需要加大力度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以提升竞争力。 首先,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难题,使其茁壮成长; 其次,培育良好的商业环境,提升开放交流度; 此外,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为贸易投资提供服务; 最后,郑州成为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将会大大提升境外的交流与合作。

  三、结语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思是一项长期、复杂而且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其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而其中不稳定性是“一带一路”构思中最大的风险, 因此,河南应充分加强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实施各项政策,并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已经建设的项 目和拟建设的项 目进行实时跟踪服务和风险管控,同时建立起项目评估、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一条龙的服务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政府研究决策招标课题“河南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的优劣势分析”(2015B003)

  来源:经营管理者 2016年第20期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高霞

  河南省产业结构需要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加快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恰好提供这样一个机遇,推动河南省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促进产业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各项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整个“基础设施产业链”、交通运输产业体系、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新能源产业、通信基础设施产业、旅游产业得到转型升级,依托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等,通过对外贸易投资、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政策沟通机制,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体系

  “一带一路” 战略背景下,“河南发展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成为共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 依托中原城市群,打造郑州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依托“中欧班列”的优势品牌,打造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

  依托航空港和国际陆港,打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建立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 依托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对生产加工贸易模式不断创新,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积极探索和加快向西发展开放的步伐。

  (一)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

  河南省建筑业及制造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省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施工企业累积的大量经验和产品、服务能力可以对外输出,具有“走出去”的强烈欲望。 “一带一路”沿线省区铁路、公路及高速公路质量和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沿线国家大多财政紧张,基建投资支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提升空间较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极其旺盛。 “一带一路”各国间的基建需要对接,沿线的西北部城市建设等基建领域投资空间巨大,“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基建投资打下物质基础,按照 GDP的5%用于基建进行估算,“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投资需求每年接近1 万亿美元, 内部环境的主观意愿和外部环境客观条件形成合力,建筑业及基础设施工程的海外市场将逐渐打开,相关的建筑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业、钢铁、建材、有色等基建材料企业具有广阔的扩张前景, 同时带动建筑类设计、建筑类咨询、建筑类劳务、建筑类金融、建筑类保险、建筑类服务等多行业的输出,有效带动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整个“基础设施产业链”得到转型升级。

  (二)交通运输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路通航”是优先发展领域,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包括公路、铁路、机场建设, 航空设备、公路设备、铁路设备等生产,物流规划与设施等, 以推动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已经具备装备先进、设施完善、绿色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实施优先发展民航战略,强力推进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河南省在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建造、管理和运营经验,“一带一路”带动基础设施类公司走出去,将率先直接受益于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成,海陆空综合交通方式把城市串连起来,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进一步刺激交通建设的发展。

  (三)能源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河南是能源开发和消费大省, 能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制氧工业等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总体上实现能源供求平衡; 河南省能源产业结构以煤为主,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后备煤炭资源严重不足,中原和南阳两大油田基地潜力下降, 天然气消费总量存在较大供气缺口,炼焦工业、石油冶炼工业、电力工业和蒸汽动力工业等急需转型升级,能源利用率低,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垃圾发电、沼气生产和核电站等新能源发展滞后,经济效益差,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将加快河南省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推动水电、光伏、太阳能、 电网以及道路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相关国家的电力投资, 电气设备进口需求随之上升,提升河南省电气设备的技术水平。

  (四)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的高速发展

  河南省围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运用高新技术推动工业主导产业振兴升级。2015 年,在全国两会上引发热议的“互联网 +”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出台了《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以“互联网 +”解决方案为具体结合点, 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必然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和升级。 “一带一路”建设与河南省这一战略不谋而合。“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地区和国家的互联互通不仅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而且包括互联网、通讯网、物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河南省可以抓住这一数字化战略机遇, 带动电信系统设备厂商的产品和相关服务在本地的升级和走出去,还可以获得银行的买方信贷融资支持,在新兴国家市场拓展中占据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意味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空间持续扩大, 也意味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融资。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推动河南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五)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云南以民族风情显世,海南以自然生态闻名,河南则以中国历史文化盛传。 在“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就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日益增多的文化旅游景点成为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 “一带一路”整体战略中的道路连通、 贸易连通必然伴随着人员流动和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流的体现,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 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需求的增大,带动现代服务贸易和特色服务贸易的发展,带动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有关的旅游服务采购、旅游投资贸易、旅游包机航线、旅游业务合作、旅游管理协作必然趋向于深度合作,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将伴随着的推进而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六)产业载体的升级换代

  河南省的产业载体经历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的交替发展,目前又迎来了自贸区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就恰好与自贸区战略产生良性互动,“一带一路”战略侧重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促进沿线经济体互联互通, 自贸区战略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门槛、加快域内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规划与自贸区建设是“一体两面,相互配套”的关系,“一带一路”主打开放型经济, 自贸区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 内外联动的重要抓手,形成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河南自贸区强化西向开放、东向联系的枢纽作用, 以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国家级开发区等为基础,借助于空港优势、陆路交通联运优势、保税区通关便利优势等, 以国际化多式联运体系、多元化贸易平台为支撑, 以流通国际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点,打造郑州跨境电子贸易商务“特区”,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成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大范围改革的起点,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

  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坚持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理念,坚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结构、投资结构协同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新增项目的带动力与辐射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在重点行业领域实现向高端跃升。 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将沿线城市视为支撑, 以各个国家的经贸区或实验区为合作平台,形成贯穿亚、欧、非大陆,建设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高标准的 自 由贸易网络。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在保持工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高成长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 的理念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的空间开发格局。

  (一)通过对外贸易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河南省传统产业不断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形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产品坚持低成本、服务好、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精细深加工产品,带动其他产业快步发展。 传统产业向文化旅游延伸拓展,向电子商务延伸拓展,向金融投资延伸拓展,利用品牌效益引导产业发展,拓宽出口市场,加强产品出口标准化建设,通过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联结带动,提高出 口产业基地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实现出口基地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逐步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基地化、标准化,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产业结构必然发生重大转变。通过对外贸易投资,将商品价值按照贸易节点所有国家的贸易能力比值进行分配,经过变现流程,分配完毕后的剩余价值就变成贸易收入。对外出 口贸易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带动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通过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流动的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信息、产权六方面,土地、劳动力、能源、矿产等要素的主要载体是经济活力较弱的国家或地区, 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主要载体是经济活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生产要素的流向呈现不平衡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六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使其所承载的信息、技术技能、市场等要素相伴流动,实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自 由转换和平等交易,带动就业、金融、信息化的协同快速发展,逐步实现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投资国际化、竞争国际化,实现资源和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向流动。 河南省借助这一契机,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要素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和壮大各类要素市场,成立多样化的要素资源交易中心,在资源配置中加强对资源要素流动的引导和监管,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三)借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政策沟通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的血脉、经络就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互联互通, 拉近沿线国家在地理空间、物理空间和制度空间上的距离。 从交通、区位、物流集散的速度、成本及辐射范围来看,河南省都具有最佳枢纽的条件。 河南省的“米字形”高铁网、铁海连运、陆海相通、无水港建设,实现西向陆路丝绸之路与东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链接,交通带动物流,物流带动城市,城市带动经济,最后形成新的产业经济结构。面对多极经济、多重危机、多重制约、多重失衡和多种常态的当代世界经济形势, 基础设施企业从乙方转向甲方,从建造工程师转向金融工程师,从实物创造者转向价值制造,从重资产转向重资本,从“资本+装备”提供者转向“资本+能力”执行者,从能力分析型转向压力测试型,从重“发展愿景”转向重“生前遗嘱”, 从传统融资转向战略融资者,从区域型国际经营者转向全球化经营者, 从产业型企业集团战略转向金控型企业集团战略,实现产业升级。 互联互通的亚欧基础设施推动开放性贸易投资体系,有利于深化亚欧人文交流,有利于亚欧政策沟通与协调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提升亚欧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合作水平,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立足于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我省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规划、 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规划、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增强河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借助于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等平台的建设,汇聚人流、物流、金融流、信息流等高端生产要素,集聚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与高端才、尖端科技,形成强有力的聚合效应,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成为河南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力新优势。 围绕航空经济,发展有航空偏好型的临空产业, 实现以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双轮驱动”,形成有航空经济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航空物流业、跨境电子商务以及总部经济等,以航空物流带动航空产业发展,建立高成长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形成高成长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航空产业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全面促进河南省产业机构转型。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的支撑基础

  (一)打牢河南省产业升级的载体平台

  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步伐要加快,建立航空货运与陆路货运高效衔接的国际物流中心,尽快构建物流、投资、贸易、监管的便利化网络,提升创新载体平台创新凝聚力,利用交通物流通道集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 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 形成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打造全国性创新高地, 形成航空驱动型、创新驱动型、投资驱动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良性运行的中原城市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中原城市群智慧型城市群建设,最终建成创新型河南新范式。

  (二)完善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

  及时跟进国家“互联网 +”行动计划,与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相结合, 完善多式联运,实现高铁、地铁、普铁、城铁“四铁”联运无缝连接; 实现快速铁路通达全部省辖市,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 内捷外畅; 实施“宽带中原”工程,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优化4G网络,统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安全畅通保障体系。

  (三)促进河南省产业的内外联动

  优化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平台, 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推进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尽快推动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的运行,建成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 优化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根据产业价值链理论,合理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功能,提升保税区、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平台的功能形成“一站式”大通关体系; 加快东西双向开放,主动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积极申报河南自贸区,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努力形成亚欧各国与河南省全面合作新格局,充分提升郑州、洛阳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形成积极的开放环境。

  (四)推动河南省企业“走出去”

  在河南省与“一带一路”沿路国家的合作中,政府应加大统筹和协调服务的力度,帮助企业权衡经济利益与社会公益, 为企业提供投资评估咨询,以推动经济现代化为中心,开展境外并购、资源开发、农业开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提供出口信贷和内保外贷等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合力,努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与东道国的互利共赢。

  (五)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是民心相通,既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 依托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实,筹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心、会展博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集教育合作、文化合作、旅游合作、青年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整合河南旅游资源,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

  作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经济河南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14BJL004);省政府招标课题(2015B049);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013CZZ01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4HASTIT005)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2 期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国际陆港建设规划研究

◇常悦 王方

  一、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区规划策略分析

  (一)多式联运策略

  规划构建多层次联运系统, 承接运输项目包括国际(内)运输、铁路中转、专业物流、 电商物流、分拨配送, 构建多层次物流平台。 通过与各延边口岸、沿海港口建立联系,提高郑州在国际交通网络中的节点功能与国际物流链中的地位,打造多元化国际口岸; 国际上沿主要国际货运线路串联起中国主要物流城市,根据货运量增长情况逐步开设更多物流节点城市, 国内上联通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直达沿海港口通道,辐射重要内陆城市。

  (二)功能布局策略

  规划根据国际陆港功能的需要,重点发展多式联运、 口岸监管、保税物流、物流增值、贸易交易、金融服务6大核心功能。 通过商务物流片区、中央物流片区、综合服务片区、西部物流片区、东部物流片区五大特色产业功能集聚区,促进陆港核心区产业链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强调功能的复合,平面上各片区根据相关业态研究,依据产业链进行功能多元布局,强调单项目及竖向建筑空间上的复合化布局,打造 24 小时持续活力街区, 实现陆港核心区绿色运营、构筑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引领整体地区发展。

  (三)道路交通策略

  规划协同区域交通网络,构建复合交通系统。 规划形成“四横五纵”的快速路+主干路交通结构,形成东西贯通、南北对接、轨交联系的交通体系; 结合国际陆港具体项目开发,将车流(货流、商务流)、人流(商务人流、蓝领人流)进行可获分析,打造客货流分离体系,形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多元交通网络; 通过分析不同人流出行需求, 以城市道路、二层步行廊道、地下步行通道等形式构建立体、网络的慢性步行系统,形成多层次、紧凑、复合、低碳的慢性步行交通系统。

  二、结论

  综上,河南国际陆港的规划策略,不仅要准确把握不同地区陆港的特色地位, 了解陆港的产业需求与发展,合理规划功能分区,使陆港充分发挥各项职能效应, 同时要注重陆港地区的客货运交通规划与多式联运路线的布置, 以及陆港的空间结构规划。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本土产业优势与市场效应,成为内陆经济腹地核心,同时加强” 一带一路” 经济城市节点作用,带动中国产业发展;在多式联运规划上,充分研究铁铁、铁公、铁海等联运路线,连接欧亚与中国,加强亚欧大陆桥各国贸易往来,达到货物运输最优化、进出口贸易便捷化、商品进出口国际化; 功能布局上,研究陆港重点发展功能,完善金融商办等配套设施,合理布局物流、商贸等功能, 使陆港最大程度发挥其职能效应;道路交通上,重点规划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铁路之间的交通组织以及客货分离体系,构建低碳交通系统,打造交通组织合理的陆港园区;空间结构上,整合各项功能需求,结合当地文化打造各片区形象各异的空间,形成一个相互协作又互相独立的陆港园区。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

    

社会智库建设:难在哪里,如何解决

◇刘元春 宋 鹭

  一、总体态势: 质量提升,影响扩大

  近年来,我国社会智库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发展态势。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 中,中国社会智库表现出色,出现在了多个重要榜单上。 在全球智库175强榜单中有9家中国智库上榜,其中有3家是社会智库; 在全球最值得关注智库排名 100 强榜单中有4家中国智库上榜,其中有两家是社会智库;而在“全球最佳民营智库排名”50强中,则有6家中国智库上榜,占比超过10%。

  外部影响力提升的背后,我国社会智库的生存环境是否有较大改变?整体质量是否有所提升? 硬实力是否如排名显示的一样强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100余家社会智库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外部影响力和内部竞争力两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 重点考察其历史背景、政策环境、组织架构、管理团队、经费来源、研究能力、研究成果、智库活动、媒体影响、国际合作等多项指标。

  研究发现,在引人瞩目 的智库排名和不断增强的外部影响力背后,尽管资金问题已不成为社会智库发展的限制因素,但是一些制约社会智库良性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社会智库发展依然存在困境; 一些社会智库内部运行的共性问题依旧突出,并在新的形势和矛盾下更加凸显。 如果这些关键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过程中,社会智库发挥的作用将极为有限。

  二、风险仍存: 可持续发展遇挑战

  (一)经费已非限制因素,但经费来源存在风险早期, 资金问题是制约社会智库发展的障碍之一。 这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所谓的“智库市场”,使得智库产品能够进行买卖,社会智库产品的供给体系并未有效形成。 但近年来,智库的发展带动了整体投入的加大, 国内企业、社会组织投入智库的资金大幅增加,经过淘汰能够生存下来的社会智库通常有自己充足的经费来源,包括企业赞助、承接商业项目咨询、出版物收益等等。但是,一些社会智库的经费来源并不完全公开透明,其中不排除有境外机构的资助,使其受境外势力的牵制而成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渗透的工具和途径。

  (二)智库身份界定困难,机构性质存在合法性风险

  对于我国社会智库而言,机构性质依然是困扰其合理合法运行的首要难题。我国法律对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的管理较为严格,社会智库获得批准注册的难度较大,社会智库的身份问题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瓶颈,有的甚至以企业方式注册登记,使得社会智库的存在形式多元化,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与沟通机制的建立,其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会由于机构性质而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不利于社会智库长远发展。

  (三)人才体系难以形成,制约智库可持续发展

  人才体系是社会智库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研究发现,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社会智库一般会有核心人物发挥主导作用。但如果不能建设完整的人才体系, 难以保障智库基业长青。 与官方智库和高校智库相比,社会智库在吸纳人才方面有明显的劣势,无法提供体制内的各项保障,很难吸引真正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端人才。 一些有条件的社会智库会以提供高薪的方式吸引人才,但没有系统的培养、晋升机制。 因此,许多社会智库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也有一些社会智库会培养自己的研究人员,但是所需时间较长,短期内难以奏效。

  (四)基础研究能力较弱,研究成果质量受限

  基础研究能力较弱是社会智库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一点也与人才问题息息相关。 很多社会智库会用兼职聘用的方式与业内专家学者合作,形成研究团队。 这种方式在参与课题、提供咨询方面比较灵活,能够充分利用各方面学术资源。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兼职的研究员很难深入地参与研究,甚至会出现只挂名却没有实质性产出的问题。 另外, 由于这些兼职研究员不能与智库进行长期认真的磨合,研究成果无法显示出智库研究的特色。 由于难以形成长远的研究储备,所以其智库产品缺乏理论高度与创新性,直接影响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

  (五)与政府沟通渠道不畅,资政能力受限

  政府与社会智库之间交流渠道不畅是影响社会智库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社会智库研究成果质量整体不高,能够直接运用于政府治理过程的偏少, 使得政策影响力大打折扣;缺乏有序的信息传送与上报机制,智库成果转化受限;部分社会智库过度依赖媒体扩大 自身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但以此建立起的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效果有限; 社会智库缺少与政府之间的人才“旋转门”机制,通过人才流动达到影响政策的目的难以实现。

  三、全面发力: 推动社会智库行稳致远

  (一)建立健全社会智库管理体系

  社会智库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这就使得在其管理上,既缺少适当的管控,也缺少必要的支持。 当前,要着力防范社会智库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风险问题,构建完整的社会智库管理体系。遵循规范和引领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积极主动地设计、谋划社会智库的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兴办智库的意见出台,完善社会智库的准入机制。 建议由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将其纳入管理系统, 由负责智库管理和联络的相关部门将社会智库纳入具体事项的执行与协调,加强社会智库的过程管理,构建社会智库评价体系。探索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协助构建有效的上传下达机制, 以制度形式构建新型的“政府—智库”关系,提高社会智库的资政水平。

  (二)营造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

  国家对智库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社会智库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但是当前社会智库相较于官方智库,在身份注册与项目、资金获取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要着力破除社会智库身份难题,鼓励社会智库参与项目咨询,重视社会智库在公共决策体系建立与社会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营造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为社会智库提供用武之地。研究制定针对社会智库多层次的支持办法,完善公益捐赠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社会智库建设。重视发挥典型社会智库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社会智库的激励创新工作,引导社会智库正确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 促进社会智库在公平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三)推动完善社会智库人才保障体系

  智库最重要的资源在人才,而人才问题恰恰是制约社会智库发展的主要障碍。社会智库固然要从自身考虑,形成高效的人才体系,但鉴于我国现状, 社会智库的研究人员与官方、半官方智库以及与政府间的“旋转门”机制并未有效构建,职称评定难与上述机构相统一,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使得社会智库中的研究人员面临职业发展困境。 要创新人才政策激励体系,鼓励支持社会智库引进高层次人才,协助提供人才服务支持工作。 推动建立智库人才流动机制,允许有条件的社会智库探索挂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办法,解决社会智库人才难题。

  (四)着力打造新型“智库联盟关系”

  当前社会智库之间的形态较为分散,往往各自为政、致力于研究出有“品牌性” 的资政成果,而忽视智库间的合作交流。 特别是官方智库与社会智库之间, 更缺乏有效的合作。 建议由智库主管部门牵头,委托若干家高校智库建立新型“智库联盟关系”, 利用高校智库的优势,发挥高校智库联系官方和社会的纽带作用,建立与社会智库的研究、活动、人才等方面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将官方智库和高校智库的思想力、研究能力、资政能力与社会智库的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影响力、国际交流能力等相结合,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决策咨询能力。

  (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

  智库要更好地发挥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作用,必须通过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来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因此,政府主动的信息公开和必要的公众参与就成为智库特别是社会智库提出科学合理政策建议的必要保障。“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从政府加强自身信息公开出发,积极发挥社会智库的作用,从而促进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将是一条可行之路。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9月21日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周 虹

  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中,依然成为支撑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日本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世界文化产业中排名第二,而且对日本本国 GDP的贡献率仅次于制造业。 日本文化产业能够获得持久发展,关键在于注重创新。

  一、制度创新: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体系

  日本成为现在的文化强国,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封建时期向资本主义时期的过渡,最核心的就是思想文化的转变。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和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思想文化所结合,改变思想文化落后的现状, 自此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二战以后, 日本的经济受到巨大的打击,之后日本政府不断进行经济的发展和修复,到80年代提出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文化立国”的发展口号,并且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一跃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每年的文化产品输出量在世界文化产品的输出量中占有很大比例。 日本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主动进行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与改革,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体系。

  注重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对文化产业进行保护和管理。 为了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保护与支持, 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以层次高、效力强的法律,从根本上保障文化的长远稳定发展。 日本文化产业立法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分别为“文化内容的监管与控制” “著作权”和“文化振兴”三个领域。 日本从90年代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以来,不断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加大对文化产业在立法上的支持,可见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保护和支持的决心。 同时,还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每年会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且细分到不同时间段和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积极落实、不断推进。

  注重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日本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日本政府尤其注重文化产业和与其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日本政府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门, 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促进其健康积极发展。经济产业省和文化部门省作为政府设置的最重要的文化管理部门,在文化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前者是从经济角度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和管理,后者是从文化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指导管理。 为了加快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形成, 日本政府在2003年设立了世界独有的知识财产战略本部, 以推进制定的“知识财产战略推进计划”。 不仅如此,日本还设置了世界少有的中央文化部门机构,全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重视借助战略会议、恳谈会、审议会等多种会议形式, 集合业界和民众的智慧,共同决议商讨。 日本政府通过举办文化相关的战略会议、恳谈会等,讨论本国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商讨本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这些会议的举办,发挥了日本专业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决策参谋作用,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决策做出了很大贡献,保证了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促使文化产业日益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经过商讨做出的决策立足于社会各界,因而能在政策目标和行动上形成统一,使决策很好地得到贯彻和落实。

  二、技术创新: 为制造业注入了生命力

  日本是一个创新能力很强的民族,技术创新为制造业注入了生命力, 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日本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了技术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

  和相关联的产业进行合作,自主研发新产品。 在日本,电子制造业非常发达,在世界电子制造业中也是首屈一指。 日本政府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将电子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生产并输出具有高价值的附属产品。 电子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产业,如网络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动漫等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热销, 占据了大量的市场比例,并且推向了世界。

  注重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和创新实施体系。 日本政府不断推动和完善创新政策,依靠政府进行规划协调、财政支持和专利支持, 发布相关计划, 并制定发展方针和措施。中央政府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指导下,各部门进行科学技术政策的商讨和制定, 明确技术发展的历程,并进行重点把握,提高创新效率,还推行了具体的措施进行文化领域的创新指导。

  注重信息通讯技术产业的战略引领。把网络技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电子领域的经济效益,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1 世纪以后,日本发展 IT行业,并且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积极鼓励文化产业与 IT产业的结合,选取产业的交汇点进行创新发展。 推动了新一批文化电子产品的出现,促进产业实现跨领域融合发展。

  产、官、学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的形成。 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独特扶持还体现在“产、官、学”的协同合作模式上。 “产”指的是企业,“官”指的是政府,“学”指的是大学,这三者的结合即以企业为核心,政府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大学提供文化资源和文化人才,企业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独特的发展方式。三者各取所长,融合发展,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还加速了科研成果向文化成果的转化。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技术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发展; 一些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和成果研讨会,共同促进产学的结合与发展。

  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日本政府为了保护作者等创新人员的知识产权,颁布了多部法律法规,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本部。 同时,还设立知识产权调查会、财团法人知识产权研究所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将知识产权的一些内容带进了课堂,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广告、漫画等多种形式向人民群众普及这方面知识。 这些做法都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提高了技术人员和文化工作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三、产品创新及市场创新: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文化产品是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载体,是文化和经济的产物。 日本的文化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发展,早已实现与电子产业的结合,形成了世界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及文化产品。 日本文化产品的成果,首推动漫产业。 日本的动漫行业涵盖了众多领域,比如动漫杂志书刊、电视电影动画、游戏等。整个动漫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令人惊叹。因此,在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产品的原始创新,还要注重产品的发散创新。 即坚持原创的核心概念,进行衍生产品的发散性创新,使延伸的领域更加宽阔。

  市场创新是指抓住市场需求中存在的商机,通过有效手段开发新的市场,提供新型的产品。 市场的创新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出路, 关键是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以高度的灵活性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日本的动漫行业就是市场创新并且取得成功的例子。

  日本的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创新路径。 对这一路径的探索,对我国文化创新产生了积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借鉴和学习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

  作者单位: 常州工学院

  来源:人民论坛 2016年10月21日

 

王伟光: 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对于以科学研究为终生追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的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研究。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觉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寓政治于学术之中,寓马克思主义道理于学理之中,将把住正确方向贯穿于一切科研活动的学术导向之中。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最核心的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 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 说到底, 就是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什么人从事学术研究的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 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拿笔杆子,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神圣职责,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必然途径。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最重要的是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 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营养,获取发展源泉和动力。 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以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第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5月20日

 

蒋德海:以公平正义促进公民的政治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我国执政党治国理政的主旋律。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我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转化为公民的政治认同,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伦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政治认同政治伦理的首要原则是公平正义。 我国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官本位”、特权意识及民主政治发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的政治认同。 为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必须注重改革开放成果的转化,要将改革开放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果转变为公众认同的公平正义,并以此为 目标推进公民政治认同。 以公平正义促进公民政治认同,要加大力度改革各项不平等的社会政策及制度, 促进社会和经济生活更加平等。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16年7月14日

 

顾小琛:在多元意识形态竞争中建立党的文化领导权

  实际上,无论我们是否情愿,政治都在以一种隐蔽而微妙的形式嵌入在依靠媒介传播的娱乐或其他文化产品之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无论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它们都是由一系列视觉、语言、声音符号排列组合而成的、具有丰富意义的符号系统。 作为意义的载体,这些符号系统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载体,而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政治则是不可分割的。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政治的基石。 在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中,个人主义无疑是最突出的主旋律。 在众多的好莱坞电影中,我们都很容易发现将个人“神话”的英雄主义倾向。一个个崇尚自由、永不言败、关键时刻能够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被不断塑造出来。 这些英雄向观众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即个人能力无可估量, 单凭个人就可以完成拯救世界的终极任务。 这些影片告诉观众,人需要有梦想,梦想就是追求自由与幸福,只要通过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梦想就会实现。 有研究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美广播电视领域掀起了以新自由主义为导向的改革浪潮,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由化,在广播电视领域引入新的经营者,商业性频道出现; 第二,商业化,广播电视的经营更加侧重盈利性而非服务性,强调市场因素的影响,减少对广播电视的公共投入; 第三,放松管制,国家放宽对节目内容的限制。 这场变革不仅对欧美广播电视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使传播内容发生巨大变化。 一方面,广播电视的商业化使得节目 内容的政治倾向性更明显。 另一方面,在市场逐利的驱动下,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越来越娱乐化。 在这种背景下,要保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统一全民思想并非易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媒介作品的创造者,不仅自身要认同、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还需要注意工作方法,有效传递这些信息。

  来源:《经济导刊》 2016年第5期

 

李东荣:数字普惠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一要普及数字普惠金融新理念;二要注重发挥数字技术的创新优势; 三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治理; 四是要构建良好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 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建立法律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风险治理体系。 切实把握好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的适度平衡,使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处于可管、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利用数字技术改进普惠金融监管的流程和能力,可考虑建立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试点、产品试验、压力测试等创新管理机制。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6年9月26日

 

范勇鹏:中国需要重构社会科学

  2008年之后的实践表明,摧毁启蒙运动成果的不是中国,而是西方文明自己。 启蒙运动开启了反封建、反教会、反愚昧的斗争,指向人道、理性、平等、民主的进步方向。 然而,号称启蒙精神继承者的西方国家在21世纪的作为,却几乎违背了所有这些方向: 打着人道主义旗号的国际干预造成当代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欧洲当前的困境正是这场灾难的余波; 这些具体问题固然各有其原因,但整个西方世界面对问题时观念的失语、领导力的缺乏和进步精神的枯竭,都指向一个深层症结——西方文明的知识范式已经开始失效。 可是不少知识分子囿于自 己的知识和观念结构,仍然固执地用过时的知识来解释变动的世界。 中国的实践不断遭受过时观念、成见、知识范式的挑战和怀疑,正是当前中国舆论界诸多荒唐现象的根源。 在西方社会科学范式下,中国的现实常会显得不合逻辑,这极其不利于中国话语和真正科学知识的建构。 因此,我们也要像启蒙运动对待经院哲学一样,在吸收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有意义遗产的同时,要有信心从根子上建立起新的知识范式。

  来源:《环球时报》 2016年8月25日

  

宋则:剔除体制成本应作为改革战略重点

  大量典型案例和事实证明了隐形体制性成本的严重存在,而剔除这些成本,立即带来了巨额的改革红利和经济效率。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3月组成本届政府以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公布取消了211项职业资格,减轻企业税费负担670多亿元。“体制性成本”破坏公平竞争和企业预期,带有纯粹人为性质和既得利益背景,在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中,往往凭借手中权力, 巧立名 目,为企业硬性植入大量原本可以避免、剔除的行政性额外负担,充斥着“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的藩篱”, 因而是“最冤枉的成本”。 实体经济企业从建设到投产面临的收费项目繁多,如电力配套费、消防费、房屋建设税等等,让企业尚未进入生产程序就已不堪重负,更令有心于实体经济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按照经济学成本理论,一切节省最终都归结为时间成本的节省,即经济节奏加快,经济流程顺畅。铲除体制性成本可以减轻企业和公众长期承受的沉重负担。更大的改革红利还在后面,需要乘胜追击、趁热打铁,不能松劲。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6年10月27日

 

邹一南: “六个精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切实贯彻“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扶持对象精准。 当前,在贫困识别过程中,存在着对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建档立卡名额在分配和使用上的 “两层皮”。 对此,应尽快探索科学的建档立卡方式,如采用多维贫困标准取代收入标准来分配建档立卡名额,或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识别方法确定扶持对象,切实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度。 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长期以来,由于涉农资金无法整合而导致的资金使用效率低、项目安排不符合实际等现象层出不穷。 应重视资金监管,探索扶贫资金整合和项 目审计之间的平衡关系,及时建立完善在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条件下的项目审计工作机制,划清资金整合和资金挪用的界限,使基层政府消除后顾之忧, 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措施到户精准。 在扶贫实践中,一些地方在推进到户扶贫措施时,存在过于看重生产环节而忽视市场环节,导致脱贫成效不稳,返贫现象严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迥异,发展水平相差悬殊,扶贫措施到户在推进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对于贫困发生率已经较低、贫困人口分布零散、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应严格贯彻措施到户,因人施策解决贫困问题。 因村派人精准。 应探索将第一书记和村民自治两套机制相结合起来的制度安排,切实发挥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村社的良性治理秩序。脱贫成效精准。扶贫的主体是政府, 但是政府的外部干预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贫困户 的稳定脱贫,要真正摆脱贫困,还需发挥出贫困群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扶贫既要着眼于 2020 年前消灭绝对贫困人口,也要放眼2020年之后对相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 要提早进行规划,做好政策衔接,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充分做好与相对贫困进行长期斗争的持久战准备,巩固扶贫成效,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来源:光明网 2016年10月13日